第1226章 朕替你清除隐患-《唐朝好地主:天子元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自然是给人腾位子。

    总不可能是给还在洛阳做都督的太尉长孙无忌腾的吧。

    李靖当初灭了东突厥后,回朝是先被御史大夫萧瑀弹劾,皇帝训责李靖,李靖叩首谢罪,过了好久,皇帝先是说有功当赏,赦免李靖治军无方的罪,记录击败突厥的功勋,加封左光禄大夫,赐绢千匹,增加食邑至五百户。

    不久又说查明真相,是有人诽谤李靖,他并没罪,再赐绢两千匹,然后升尚书右仆射。

    李靖在灭突厥之前,已经是刑部尚书兼检校中书令,后又转兵部尚书。

    升右仆射前,李靖被敲打了几番,等升右仆射后,李靖便也就成了政事堂的摆设相公,后来干脆连政事堂都不去了。

    现在皇帝是想让武怀玉也跟李靖那样,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,然后去了也一言不发?

    要真是这样,倒也不是坏事。

    现在君臣相互猜忌,总也不是个事。

    “还有个消息,幽州都督丘行则病逝任上,丧讯刚传回长安,丘行则的长子临济县子丘英起午后进宫向陛下报之,然后便去幽州扶灵归乡了。”

    丘行则,那是武怀玉半个老丈人,说半个,是因为武怀玉纳了他的女儿做妾,还纳了他异母弟丘行恭的女儿为妾。

    唐人很讲究嫡庶之分,

    说姻亲,是只论正妻娘家人的,武怀玉虽然纳了丘和两个孙女,但妻族只有樊兴家才算。

    丘行恭丘行则兄弟,也当不得武怀玉一句丈人。

    “突发疾病吗?”

    丘行则叫丘师立字行则,丘和长子,丘行恭的兄长,他今年也才六十多岁。

    谭国公丘和五年前去世,可是八十六岁。

    “说是突发卒中,”马周感慨着,丘行则也算是一员有名的悍将了,秦王府的旧部,武德末镇守河北,贞观朝又出镇交州,再镇守幽州,虽说也曾发生过他跟庶弟丘行恭争葬母亲一事,闹成长安笑话,

    可丘家有两样很出名,

    一是丘家子弟多,丘和活到八十六,生了数十儿女,他儿子十五个,封公侯的就七八个,一众儿子最低也是个五品将军。

    丘家本姓丘敦,也是鲜卑人,世代将门,十分骁勇。

    丘家还有一样很了得的东西,就是丘家不仅女儿多而且长的也漂亮,丘家有宝窗选婿的传统,丘氏女子联姻满长朝勋戚。

    比如高士廉曾经在交州做过丘和部下,就纳了丘和之女为妾。长孙无忌和武怀玉又先后纳了丘行恭之女为妾。

    丘家在朝中的人脉和影响力都很大的。

    丘行恭现在也是左屯卫大将军。

    就说丘行则的长子丘英起,武怀玉的便宜大舅子,但年纪却比武怀玉大了十岁,武德初就跟着丘行则一起在秦王府任职,随李世民征战天下,后来也是授千牛备身等职,

    去年西征,丘英起做庆州刺史也还参加了,在可汗浮图城,随程咬金战贺鲁等,表现勇猛带兵冲锋,深受数处重创,最后提前结束西征,送回长安休养。

    丘行则的死,对武怀玉来说,没什么太大的影响,不过对朝廷来说,幽州是北方重镇,这个位置不能空缺无人,尤其是现在皇帝决定要展开对漠北薛延陀的征讨,

    之前丘行则没进入东路主要将领名单,据说也是因为丘行则身体一直就不太好。

    现在他人没了,派谁接任?

    “你觉得我去幽州如何?”武怀玉问姐夫马周。今天他跟皇帝在大明宫谈话时,他就主动提起想去辽东经略,理由是震慑高句丽,防止他们出兵声援薛延陀。

    但这个理由有些牵强,而且辽东经略以前没有,有的是营州都督兼安东都护,是程名振担任着。

    级别并不是很高,

    武怀玉这样级别的三公宰相,除非是贬谪,否则没理由去做安东都护营州都督,而若是仅以辽东经略的头衔充临时差使,也是很明显不合适的,所以当时皇帝也没答复。

    马周想了想,“你贞观初做过幽州都督,野狐岭败过颉利,山北降过北山奚,为朝廷招抚了奚和契丹,你在那边开疆拓土,威望很高。

    可以你如今官阶,去接任幽州都督,也并不合适。”

    武怀玉任幽州都督有两不合适,一是此时去幽州,别人会以为皇帝有功不赏反而贬降,二来武怀玉真去了幽州,以他的幽州的威望,加上幽州那个地方远离长安,他武怀玉以前还纳了奚、契丹两国王之女,还收了他们儿子做学生义子,

    这武怀玉在幽州要是有点啥异心,那也是很危险的,皇帝肯定也不会让他去,否则直接留在西域不就好了,还召回来做什么。

    武怀玉也有些无奈了。

    这官阶高,此时反倒束手束脚了,他想外出,都没有什么合适的位置。

    “我看陛下的意思,可能是要让你先在长安,授你右仆射,伱这次功劳这么大,朝野议论又这么热烈,不可能说你回来就辞职归第,或是说给你外放的,都不合适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个事,”

    “侍中魏征近来病的不轻,门下省的事务已经无法顾及,他也向陛下上了几次辞呈,我估计魏征的病就算还能拖一拖,可这门下省他也无法继续统领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